logo
当前位置:首页  旧版网站  校内科技动态
我校成功举办新时代康复工程高峰论坛
发布者:kyc 发布时间:2019-06-10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即将召开之际,62日,由潍坊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康复辅具与老年福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康复工程高峰论坛”在潍坊举行。

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电子科技大学程洪教授,清华大学季林红教授,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原总工程师张晓玉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Spaulding康复医院驻中国代表罗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潍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名誉院长王金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曹其新教授、蔡宗远教授、特别副研究员姚怡飞博士,吉林大学梁云虹教授、刘春宝教授,上海大学赵翠莲教授,台湾慈济大学杨志鸿助理教授,同济大学牛文鑫副教授,全国视障辅助技术学组副组长谭朝康教授,潍坊医学院党委书记李欣章,校长管英俊,副校长孙宏伟、葛国文、刘军出席开幕式和论坛。刘军主持开幕式。

管英俊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首先代表学校向百忙之中前来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她指出,加快康复高等教育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是党和国家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康复服务需求提出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潍坊医学院积极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大健康”“大康复”理念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投资1.5亿元打造了国内先进的医学和康复实验实训中心,形成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心理学、护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康复学科专业体系,构建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完备的医学教育体系,启动了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专业国际认证。作为世卫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成员单位,学校先后成立了ICF研究院、康复健康研究院和国内首家肢体畸形残障医学展览馆,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日本东海大学、意大利足协、台湾亚洲大学等在运动康复、老年康复等领域联合开展科研合作和学生培养,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膝踝一体化仿生智能下肢假肢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在组织工程培育关节软骨临床应用、全耳鼻骨再造、断指(肢)再植及康复治疗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她强调,康复工程研究院、智能康复研究院成立,标志着学校康复教育开启了数字医学时代的新征程,迈入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将下大力气办好这两个研究院,瞄准国际学术前沿,聚焦重大战略需求,打造康复学科发展和教育研究的特色品牌,努力成为我国康复人才培养的排头兵和推动康复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她表示,潍坊医学院将与各位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共同携手,矢志不渝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推动康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康复人才培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幕式上,潍坊医学院聘任王金武教授为康复工程研究院院长,聘任张晓玉教授为康复工程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聘任李信达教授为智能康复研究院院长。管英俊与王金武教授共同为康复工程研究院揭牌,与于丽教授共同为智能康复研究院揭牌。聘任程洪、罗逊、曹其新、梁云虹、蔡宗远、刘春宝、赵翠莲7位教授为学校特聘教授,聘任牛文鑫、姚怡飞、谭朝康3位专家为学校客座教授。

校长管英俊致辞
副校长刘军主持论坛开幕式
副校长刘军主持论坛开幕式
学校聘任王金武教授为康复工程研究院院长
学校聘任王金武教授为康复工程研究院院长
聘任张晓玉教授为康复工程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聘任张晓玉教授为康复工程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康复工程研究院揭牌
康复工程研究院揭牌
智能康复研究院揭牌
智能康复研究院揭牌

开幕式后,新时代康复工程高峰论坛开讲。程洪教授以“智能康复现状与趋势”,季林红教授以“神经康复及康复机器人的技术与发展”,罗逊教授以“未来中国康复的发展与机遇”,张晓玉教授以“康复工程学概论—康复工程研究院的谋划”,王金武教授以“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下首个科研单位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3D打印膝关节矫形器临床转化之路”,曹其新教授以“基于云平台的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研究”,赵翠莲教授以“柔性阵列电极设计与肌电反馈式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蔡宗远教授以“开闭链运动对膝关节六自由度运动的影响”,刘春宝教授以“仿骨骼肌柔性流体驱动器开发及应用”,梁云虹教授以“仿生智能材料3D打印设计与制造”,牛文鑫副教授以“康复工程和中医康复中的生物力学”,杨志鸿助理教授以“基于学科交叉基础下康复工程对于神经退化疾病功能促进之探讨”,姚怡飞博士以“腕管综合征的非创生物力学康复治疗”,谭朝康教授以“低视力康复仪器和功能性视力训练的研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专家们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对新时代康复高等工程的先进理念、前沿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

  

本次高峰论坛上,专家们作的报告立足国内外康复工程研究最前沿,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展示了康复工程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参会人员获益匪浅,纷纷表示:“本次高峰论坛搭建了康复医学与人工智能、康复工程、仿生材料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良好平台,对于推动智能康复、康复工程的研发与应用事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来自国内外人工智能、康复工程、仿生材料、康复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学校相关部门、院(系)教师及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本次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