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各学院:
根据工作需要,现将16个课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选承担单位。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委托课题基本情况
(一)医药费用增长与医疗保障能力的协同性研究
研究内容:对比我国与部分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医药总费用结构及变化特征,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医药卫生行业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研究医药费用增长趋势和医疗保障能力提升空间,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研究周期:2025年5月—9月
经费预算:14万元
成果形式:形成研究报告和相关政策建议
委托单位:办公室
(二)医疗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修订和权责发生制核算改革研究
研究内容:1.根据医保改革最新进展和实际业务工作需求,围绕医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修订开展研究;2.研究在现行医保基金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上,如何以权责发生制记账方式开展基金运行数据分析。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0月
经费预算:10万元(拟开展2组平行研究,每组5万元)
成果形式:形成至少2份研究报告。研究形成关于医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修订建议方案,以权责发生制记账方式开展基金运行数据分析办法,以及结合试点地区实际,协助开展权责发生制平行记账,探索总结工作经验。
委托单位:规财法规司
(三)重点群体医疗救助待遇保障研究
研究内容:通过对困难群体中的儿童、老年人、妇女、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对象医疗救助待遇保障情况进行研究,完善医疗救助政策设计,优化救助体系,提升救助精准性、可及性和有效性,确保重点对象均能够获得必要的医药服务,切实减轻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研究周期:2025年5月—9月
经费预算:15万元
成果形式:形成研究报告
委托单位:待遇保障司
(四)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面向建立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分析我国相关制度政策设置和地方实践经验,研究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的应有组成、制度定位和功能,提出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的思路和实施路径。梳理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问题,展望发展前景,研究提出促进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激励措施。
研究周期:2025年5月—9月
经费预算:15万元
成果形式:形成研究报告和相关政策建议
委托单位:待遇保障司
(五)药品价格智能化监测比价模型研究
研究内容: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药品价格监测场景实现“AI+政务”应用,梳理不同渠道药品价格信息,结合差比价规则等判断逻辑,实现价格信息自动校验比对,筛选发现异常价格线索,生成监测数据报告。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1月
经费预算:10万元
成果形式:研究搭建监测模型,形成研究报告
委托单位: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
(六)国际市场药品价格监测比较研究
研究内容:聚焦国家组织集采药品中选品种,梳理慢性病、常见病同通用名药的国际市场价格,分析参比制剂与同通用名药价格趋势,引导形成药品价格合理预期。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1月
经费预算:8万元
成果形式:形成研究报告
委托单位: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
(七)短缺药、高值医用耗材可替代性关联价格监测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梳理短缺药、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监测方法,结合临床应用,重点分析可替代短缺药品种,探索建立短缺药、高值医用耗材“类品种”关联价格监测方法,为短缺药、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监测管理提供政策建议。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1月
经费预算:8万元
成果形式:形成研究报告
委托单位: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
(八)医疗服务价格比价规则研究
研究内容:梳理各地医疗服务价格制定原则、方法与实施效果,结合国内外现状、价格基本理论与医疗行业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比价规则,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1月
经费预算:13万元
成果形式:形成研究报告,提出比价规则建议
委托单位: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
(九)国家组织集采中选药品真实世界评价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心血管用药
研究内容:选择常用的集采心血管用药开展真实世界研究,采用临床数据对集采中选同通用名药和参比制剂在疗效、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治疗方式、个体差异、服药依从性、心理认知等因素。鼓励医疗机构单独申报或联合申报,使用自有的第一手临床数据开展多中心研究,并同时研究多个药品。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1月
经费预算:10万元
成果形式:形成研究报告
委托单位: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
(十)国家组织集采中选药品真实世界评价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麻醉药
研究内容:选择常用的集采麻醉药开展真实世界研究,采用临床数据对集采中选同通用名药和参比制剂在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用药方式、个体差异、服药依从性、心理认知等因素。鼓励医疗机构单独申报或联合申报,使用自有的第一手临床数据开展多中心研究,并同时研究多个药品。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1月
经费预算:10万元
成果形式:形成研究报告
委托单位: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
(十一)国家组织集采中选药品真实世界评价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消化系统用药
研究内容:选择常用的集采消化系统用药开展真实世界研究,采用临床数据对集采中选同通用名药和参比制剂在疗效、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治疗方式、个体差异、服药依从性、心理认知等因素。鼓励医疗机构单独申报或联合申报,使用自有的第一手临床数据开展多中心研究,并同时研究多个药品。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1月
经费预算:10万元
成果形式:形成研究报告
委托单位: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
(十二)国家组织集采中选药品真实世界评价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抗生素药品
研究内容:选择常用的集采抗生素开展真实世界研究,采用临床数据对集采中选同通用名药和参比制剂在疗效、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治疗方式、个体差异、服药依从性、心理认知等因素。鼓励医疗机构单独申报或联合申报,使用自有的第一手临床数据开展多中心研究,并同时研究多个药品。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1月
经费预算:10万元
成果形式:形成研究报告
委托单位: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
(十三)“十五五”时期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锚定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针对“十五五”时期医保经办机构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适应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研究提出健全完善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法步骤和政策举措,编写提升医保经办管理服务法治化、数智化、专业化、精细化、便利化行动方案。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0月
经费预算:10万元
成果形式:1.提交1份高质量研究报告(不少于2万字),以及相关原始材料和数据;2.完成1份政策建议报告,为政策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3.完成不少于3个地区高质量调研分析报告。
委托单位:医保中心
(十四)医保经办审核核查工作流程规范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明确医保经办审核、核查的科学内涵,为制定医保经办业务全流程审核核查工作流程规范提供理论支撑,协助明确费用审核疑点问题核查重点,梳理审核核查业务风险点,为进一步制定出台医保经办审核核查工作流程有关规范性文件提供支撑。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0月
经费预算:10万元
成果形式:完成医保经办审核核查工作流程规范研究结题报告,研究形成《医保经办审核工作流程》《医保经办核查工作指南》。
委托单位:医保中心
(十五)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纳入支付方式改革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全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清算情况,研究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资金预算模型和清算规则,模拟测算改革成效。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0月
经费预算:10万元
成果形式:1.提交1份高质量研究报告(不少于2万字)以及相关原始材料和数据,提出可实施的跨省异地就医费用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2.配合实施方案制定可操作、可应用的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资金预算模型及全国清算业务需求。
委托单位:医保中心
(十六)基于医保大数据的异地就医指数监测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国家医保结算平台,围绕异地就医流入流出规模及医疗费用变化情况,构建科学化、动态化异地就医指数监测体系,提出可视化智能监测平台业务需求。
研究周期:2025年5月—10月
经费预算:10万元
成果形式:1.提交1份高质量研究报告(不少于2万字)以及相关原始材料和数据;2.制定1套异地就医指数监测指标,充分论证可行性,并提出科学、可应用的可视化智能监测平台业务需求。
委托单位:医保中心
二、申报要求
(一)课题负责人在相关领域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二)课题研究成果所有权归国家医疗保障局所有。
(三)请各单位于2025年4月10日上午12点前将《国家医疗保障局委托研究课题申报书》纸质版(一式一份)报送至科研处社会科学管理办公室(办公楼422室),电子版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zxsk@sdsmu.edu.cn,学院文件命名格式为“XX学院-国家医疗保障局委托研究课题”,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董老师
联系电话:8462229
联系地址:浮烟山校区办公楼422室
电子邮箱:zxsk@sdsmu.edu.cn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科研处
2025年4月4日